就靠舞者对舞感的把握。
舞感好的舞者,能用面部表情表现出舞蹈的喜、怒、哀、乐。将内心的情感,通过舞蹈动作幅度的大小、线条的长短与所要表达的情感一致,表达个人对作品、对生活的思想感情、理解诠释。能将身体神态、动作韵律、舞蹈气息、化装扮相,随着音乐的起伏,转化为具体的舞台形象,抒发出深处情感,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上的共鸣震撼。
有的舞者先天舞感天赋好,有的则是后天的引导培养,通过模仿摸索不断大量知识汇集,从而达到理想状态。
舞感既是一种天赋也是后天培养,现在所有的舞蹈比赛当中,舞感已成为舞蹈水平衡量的重要因素,即味、韵、乐、情。
“味”
味-----指舞蹈种类、风格特色,味就是强调掌握原汁原味,地道而货真价实。舞蹈的味,也是区分专业、半专业、业余水平的重要分水岭。教舞蹈不是简单地教会一些动作,同时要了解此舞蹈的民族性格、地区的特点、时代的特征、动作的性能和背后的内涵等,把“味”灌注到具体的舞蹈动作中。
“韵”
韵----我们指的是在舞蹈动作规格基础上的协调感觉。就是要掌握动作快慢的性质特点、用力的时间火候、运动路线、呼吸与动作起伏一致、头眼躯干四肢配合好,使每个动作、整个舞蹈顺畅、自如、优美。要大到现实的效果,必须有内在的感受。“你要真正知道在做什么?如何做才是对的。”当你把腿伸出去的时候,你的神经中枢很清楚的支配发力肌肉的力量、所到方位,支配感觉一直到末梢。别的部位配合好,使之成为**的整体。
“乐”
乐----有人说:音乐是舞蹈的灵魂。很多舞蹈,都是先有了音乐,再按照音乐去编舞。在舞蹈学习时,也要特别注意培养音乐素养,不能把伴奏当作单纯的伴奏,首先做到所编的组合或舞蹈要与音乐曲目协调,才能要求理解音乐的性质,合好节拍,动作韵律与音乐节奏融会贯通,追求丝丝入扣。好的伴奏音乐,确实能帮助发挥想象力和表现力。
“情”
情——不论什么艺术种类,它的表现力都离不开情,有情才有血有肉,才有感染力。舞蹈又不像话剧、歌剧和戏曲,可以用语言来传情,它是纯粹的形体表演艺术。舞蹈的情不仅要用脸部表情,身体其他部分都同样地要参与表现;情的出发点是内心感受,内心有感才洋溢出情。
